第個、愛執藏現位——阿賴耶識。
第個、善惡業果位——異熟識。
第個、相續執持位——切種識。
所以們面說過,初阿賴耶識,異熟切種,所以漏位種識,當然這種識代表種功能。這種功能改變,們先第個:
、愛執藏現位——謂聖位菩薩以、乘學及凡位切異,此位之第識名“阿賴耶”。無始以來,為第識愛執為“實”、“實法”、“執”永斷故。
這個阿賴耶識叫愛執藏,阿賴耶識翻成文叫藏,藏當個自識,就構成個命相續。自識這個觀們到第識再說。簡單說,第識受第識量能變響,阿賴耶識形成主執引。
注阿賴耶識執引。所以菩薩、乘果,破壞執,修空觀把執破壞以後,阿賴耶功能就消失掉,恒轉如瀑流,流就止來,個分段就結束,這個流就再也流動,就進入到種滅涅槃境界。沒過,沒現,也沒未來,種寂靜樂狀态。這個流到這個方止,阿賴耶識被破壞,因為執被破壞,所以流就流。所以說阿羅漢叫無。們未來還很等着們,說,過無量,未來也無量。但阿羅漢到邊際,沒再,用再招。為麼?阿賴耶識被破壞。
、善惡業果位——謂從無始凡夫位乃至菩薩剛無間、乘馀依位,此位之第識名“異熟識”,乃過善惡業所總報無記之“異熟果”故。
異熟識約法執,所以法執就異熟識,麼漏因果都異熟識所攝受。所以阿羅漢雖然沒界,但還些果報,沒入涅槃之還些果報,阿含經說舍利佛,個阿羅漢,、通、解脫,病病得非常嚴,佛陀講經時候,兩個弟子用擔架把擡到佛陀說法個方,說阿羅漢話沒阿賴耶識,沒。但還異熟識,業力成熟,遇到因緣時候,還會表現來。們以,諸位學過《識規矩頌》:
動才舍藏,剛後異熟空。
結束動,,但菩薩來到間,還承受些報,還些果報,诽謗,麼當然些會供養,激,麼麼時候所因果結束呢——剛後異熟空。成佛以後,所漏因果全部消失,佛陀沒所謂業力這件事,但沒也沒業力,所以異熟識消失更困難,到剛後,剛後都等于成佛。
、相續執持位——謂從凡夫乃至佛果盡未來際利樂位,此位之第識名“阿陀”,即“執持識”,能執持切萬之種子及根等失故。
——糅《成唯識論》——
切種識屬于性,通凡通聖,凡夫也切種識,麼這個聖也切種識,佛陀切種識,差别就說沒成佛之,切種識所攝受漏種子,成佛以後,佛陀攝受,完全戒定慧、解脫、解脫見、分法種子,差到這個方——漏無漏。
所以們研究唯識學——第識轉變,第識種功能,初阿賴耶識異熟識切種。阿賴耶識種,響到們,來問題,來界得果報,或者到涅槃,就由執引——阿賴耶識決定,麼菩薩把執破壞以後,菩薩就沒所謂,來間乘願而來,以決定來來。第個異熟識就因果理。因果剛後異熟空,成佛以後,因果才完全消失掉。所以菩薩來到間,遇到冤時候,冤也會傷害菩薩。當然菩薩得自,會痛苦受。切種識通凡能聖,攝執種子、攝執果報功能,麼這個通凡通聖。
到這個方,好,們回到講義,第識就全部跟研究過。對第識沒麼問題?第識當然們命流當,扮演第個功能就藏,簡單講就個藏字。第識造業,諸位,第識造善業也造罪業,拜佛時候第識沒見,造罪業時候,第識也沒見,就把業力保來,等到适當因緣把釋放來,就這樣子。們複習,們這個講義第面,親菩薩麼形容。
初阿賴耶識,異熟切種。
執受,處常與觸,
作受,相應唯捨受。
無覆無記,觸等亦如,
恒轉如瀑流,阿羅漢位捨。
們把這個偈頌簡單複習消釋,說麼叫初能變呢?種功能,第個阿賴耶,第個異熟,第個切種。當然阿賴耶識個總相,麼開展來因相跟果相。從因相來說切種識,果相異熟識,麼這個阿賴耶識管保業力或者變現果報,都非常調,麼呢?執受處。攝受業力也好,變現果報也好,過程都非常微細,像第識,第識起動很清楚。
第識個個動非常調,說凡夫,阿羅漢禅定都第識,活動時候跟徧所起活動,變現果報時候,本對果報受捨受。管變現果報,變現惡果報,完全沒受——就捨受。個命當,完全起善也起惡。
簡單說言以蔽之,麼叫第識呢?就恒轉如瀑流,恒常記錄們業力,方面也斷接受們熏習,所以會斷改變。昨阿賴耶識跟今阿賴耶識樣,因為又熏習分佛法,所以今阿賴耶識善良功能比昨更增長。所以第識——恒就說繼承過業力,但轉——也斷轉變,到這個方都凡夫阿賴耶識。麼時候改變呢?阿羅漢位捨,到阿羅漢時候破壞阿賴耶識,到成佛時候破壞異熟識,麼切種識轉成清淨無漏種子。
第識就跟講到這個方,好,課。
Copyright © Fantitxt小說 All rights reserved.新筆趣閣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