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Fantitxt小說唯識三十頌第5集《唯識三十頌直解》(第1頁)

《唯識三十頌》第5集《唯識三十頌直解》(第1頁)

集《唯識頌直解》

《唯識頌》諸位法師慈,諸位同學,阿彌陀佛。請打開講義第面,本論修學兩個點:

個就見,第

從修學次第來說,能夠修學廣戒定慧之,應該真相個正确認識,所謂見。命當,為會堕落到會往極樂世界?背後,到底麼力量主宰着們?就修學佛法之應該這樣個正見。正見從本論來說,主萬法唯識理。就說宇宙間這些萬法,這些流轉之法,或者涅槃之法,背後識所變現,離開識就無

識,主導着變化。所以從本論來說,真相,必須狀态——觀法門。

能夠正确觀照識,才能夠正确命。觀照本論當從兩個方向——第從唯識性,第唯識相。

個、唯識性

們剛開始觀照命,就觀照們這識,雖然,但這些都:因緣所法,說即空。這些善惡功能都假借因緣熏習所成就。所以把這些如夢如善惡功能撥開以後,本來面目,就空法空真如理。們經常講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真如——本來面目,也就說把們現打妄,把回歸到原點時候,這覓之得,這覓之得,就唯識性。就體性。這個們對觀照個相貌。

個、唯識相

這種清淨本性,開始妄動以後,産業力,業力熏習們這性,就産相貌,這個雜染相貌、清淨相貌,就所謂法界因緣果報,這個就唯識相。們這科主講唯識相,講到識假借因緣造作,所産這些染淨相貌。唯識相本論當

親菩薩講到種相貌——第個、初能變相。第個、能變相。第個、能變相。

活動從細到粗,從微細活動到粗活動,初能變、能變、能變。現們先最微細活動初能變相,所謂識,麼第麼相貌呢?偈頌:

初阿賴耶識,異熟切種,

執受,處常與觸,

,相應唯捨受,

無覆無記,觸等亦如

恒轉如瀑流,阿羅漢位捨。

相貌,親菩薩《唯識頌》當分兩部分,先講雜染識,從初阿賴耶識到恒轉如瀑流,這個講到雜染識。阿羅漢位捨講第清淨位時候,個清淨相貌就阿羅漢位捨,清淨識就句偈頌。堂課講到阿賴耶識異熟切種,麼這個等于把第相貌個總說,說第個簡單相貌就阿賴耶。阿賴耶識翻成藏,藏就攝持失。

攝持兩個涵:

個、從因來說,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種子。們今管造作麼業,這個業力雖然消失,但會把業力功能保來,或者佛,拜完以後,麼第識把功能保來,或者個罪業,也幫來。所以藏本能夠攝持切染淨種子。這因相就所謂切種識。

個、當業力成熟時候,第以把成熟業力釋放成種果報。如果個善業,就把變現成樂果報;如果罪業,就把變現成刀油鍋苦惱果報,所以這個藏也變現果報,就所謂異熟識。簡單說,命當,為麼因果能夠相續?就變化,但功能,為麼能夠累積來呢?主阿賴耶識藏功能,堂課都很詳細

們今進度,從:執受,處。講這段,把第個功能個總說,這以就詳細說活動況。首先講到第别所緣境時候,相到底或者微細,先粗細,麼本頌說非常微細。好,藕益注解就

、言“”者,謂此識能緣相極為微細;此識所緣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,此識所緣器世間難測量也。

這句話,們從藕益注解以從兩方面說:

個從能緣來說,第能分别活動時候,這種相非常非常微細,說凡夫之,就算阿羅漢入滅盡定,禅定當能夠發覺到第,這就微細,這個約着第識能緣來說

個就着第識所緣境界,第所緣器界種子,所緣根、所緣種子,乃至于廣器世間都微細,而且廣。這個總說——。第别活動時候,凡夫、乘所能。隻菩薩,才能夠覺到。這當,當然就所謂所緣境跟能緣,先所緣境,執受處,執受處就識所緣境界。

、言“執受處”者,即指此識所緣相分。“執受”字,指勝義浮塵根及諸種子。“處”之依止,指依報世間;此識所緣境也。

所緣境本頌當分成兩類,第執受,第處。

執受跟處麼差别呢?同樣所攀緣境界。這個執就——執持以為自體,把執持當作自體;受——就受。執受簡單講就同甘共苦,叫執受。所以執受主指正報這個活動,世界。麼第識把執受;這個處指依報環境,叫處。

們簡單,執受跟處麼差别?

比如說個棒子子,打這個覺到痛苦。因為第識對這個子隻執持沒執受,用棒子打體,到痛苦。同樣果報,但正報第識把執受,第受,子當然也所變現個業力,才會得到這個子。但這個子第識沒執受,隻執持,第識沒受。所以第所緣境當這個正報跟依報差别,這個執受跟處差别。這個講到所緣境。

分享

複製如下連結,分享給好友、附近的人、Facebook的朋友吧!
複製鏈接

Copyright © Fantitxt小說 All rights reserved.新筆趣閣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