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Fantitxt小說唯識三十頌第10集《唯識三十頌直解》(第2頁)

《唯識三十頌》第10集《唯識三十頌直解》(第2頁)

苦、憂、樂、

無分别,憂輕微分别;

無分别,輕微分别。

們解釋:苦樂這兩種受,識相應們說過,分别隻能夠自性分别,能夠帶名言,計度分别。也就種直覺。比如說們現到肚子餓,饑餓,沒東這種直覺,寒——穿,這都直覺,這種直覺由過業力所變現,跟業力關系,苦受跟樂受這樣。

憂跟受,分别而引,跟業力沒關系。所以受——們受用果報跟業力關系,也跟分别關系。比如說善業很強,長得也莊嚴,福報也體也健康,所以受都樂受,但樂,悶悶樂,這憂,憂,這種受就分别,物質能夠改變

所以,沒經過佛法修學受統統具,苦、樂、憂、、捨都具。從《成唯識論》角度來說,修者隻能夠苦受,能夠憂,因為憂能夠決定。就們今痛苦,這個說凡夫,阿羅漢都痛苦。阿羅漢跟境界接觸時候,遇到環境刺激,直覺苦受,憂,所以這個憂應該消滅

《論語》當司馬牛問君子,司馬牛問孔夫子說“麼樣才能稱為君子?”孔夫子說“君子懼”,說個君子…,當然君子間裡面治國平善法,但君子跟同,管遇到任何逆境,懼,憂愁恐懼。這個時候司馬牛就問孔夫子說“懼,謂之君子也乎。”說隻标準就能夠君子嗎?懼。

孔夫子這個司馬牛好像沒,就進步解釋“疚,夫何憂何懼?”,當然時候也懼,但能夠疚,能夠平常反省自己,經過返照以後,又能夠懼,這個君子,完全依止理而随順欲望——君子懼。

個修痛苦受,但這個痛苦唯識學。其實苦受跟樂受時間很,除非活資具缺乏太厲害,隻能夠把飯飽,穿,其實苦受樂受對響很部分都憂,因為這個打妄纏綿斷。憂很怕,能夠對件事憂愁,餓時,飯恢複以後苦受就消失。但件事執取,這個事就算過個憂還,所以這個

當然這個方就修無會産憂,起原因:觀察對這件事憂愁、挂礙,對某件事很執着,從這個方産憂。所以阿羅漢憂愁,阿羅漢:如鳥飛虛空,蹤迹得。取亦捨,無亦無憂。阿羅漢切法接觸時候,切法受,切法。所以能夠保持正這樣子

好,們回到講義,麼這個方講到識,受用果報時候受,開展來就苦、樂、憂、、捨受。這個們先把第能變,科裡面個說點當然境,這個造業時候善業、惡業跟無記業;受用果報時候具苦、樂、憂、、捨,所以因相果相都非常非常顯。

這個問題?關第能變。學佛完全沒經過佛法訓練,這個能變,由初能變來引導,就異熟。這個麼樣庭,業力變成個果報,跟誰結婚,麼樣孩,麼事概就固定。恒審量——随所所系果報當,就,這個輩子就随境轉,麼業,今就受麼果報,點都能改變,應該樂,應該痛苦應該麼樣?完全固定。所以經過佛法訓練,第能變很難發揮作用,境能變就随環境而轉,麼環境就麼事,隻好這樣子,點法子都沒

同點,能變很厲害,能夠改造環境、改造命運。當然們也能否定初能變力量,跟因緣關系,麼業,确會受響,但能變能夠些扭轉,所以修能變,會向這種等流性屈,斷惡修善,改變方向,當然就靠第識。

們第識剛開始先惟業果,先從觀察,應該斷惡修善,剛開始。從斷惡修善當觀察沒個自識,修無對治恒審量,從無得到解脫。當然,又阿彌陀佛,觸法,,然後依止彌陀聖号,,猶如帶角虎。方面能夠觀察空法空,解脫執取,方面皈依阿彌陀佛聖号,這個佛号起來會比得力,很這樣:對佛号也皈依,但執取也很,這兩個方向——拔誰力量強。所以

修般若法門——虧!

佛号真能救拔,問題執取也很,兩個都麼辦?熟境界,佛号境界,當然随蘊而轉。所以研究唯識學,會把狀态很透徹,問題?就問題這個事,自己起煩惱麼辦呢?用刀子把這個剁掉,這個錯;飯,飯也沒錯,這個果報就,初能變變現欲界果報就飯、覺。直沒把問題點來,麼當然切法因緣,此故彼,此故彼這個罪業因緣沒到,因緣就活動,隻好這樣子,直沒到還滅因緣。

研究唯識學,能夠狀況?誰沒錯?很清楚,斷,保留,就很清楚

好,們今講到這個方。這個唯識學,希望聽過以後,稍微複習,《成唯識論》先把相初能變、能變、能變。後面講到流轉方講很詳細,麼會流轉?由能變帶動,麼如何還滅?如果面都複習,聽到後面就會困難,希望空,拿來稍微複習。好,回向。

願以此功德

莊嚴佛淨

途苦

見聞者

悉發菩提

盡此

極樂國

分享

複製如下連結,分享給好友、附近的人、Facebook的朋友吧!
複製鏈接

Copyright © Fantitxt小說 All rights reserved.新筆趣閣網站地圖